“明知不该吼孩子,脾气上来忍不住”?试试这4招简单又有效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1日 点击数:
 
风在吼,娃在哭,老母亲在咆哮……


你家会经常上演鸡飞狗跳的大片吗?我们总说孩子是个小炸弹,轻轻一点,就能原地爆炸,老母亲又何尝不是呢?工作压力、夫妻关系、现实焦虑、童年经历都会造成老母亲情绪激烈,习惯用大吼大叫来解决问题:

不睡觉——吼他

不吃饭——吼他

磨磨蹭蹭——吼他

撒泼耍赖——吼他

吼他、吼他、还是吼他……

有没有觉得老母亲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且还是一点就爆的那种!

可是吼完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子又后悔自责到不行:“她还是个孩子,为什么不好好说呢,非要去吼他!““我发誓要做个好妈妈,一定不吼叫了”

可“惨案”还是会如期进行,当吼叫成为日常,孩子必定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怕你,任你吼的再大声,他们也只会充耳不闻,而你只能继续加码升级!

就这样陷入了吼叫—自责—吼叫—自责的恶性循环中了……

 01

孩子真的需要你这样去骂吗?

有一个妈妈在朋友圈分享说“刚刚吼完孩子,真的很后悔,心疼儿子成为了我情绪不稳定的牺牲品。”

引起了大家的同感。多少孩子在默默地当着父母的出气筒啊。

讲真,孩子真的需要你这样去骂吗?

其实,很多时候你的焦虑往往比孩子的问题本身更可怕。

比如一个孩子刚刚学说话,口齿不清,一着急就结巴。我想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小小鱼有时候急着跟我说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急得说不清,我会听着,告诉他慢慢来,一句话允许他说几遍。

慢慢地,他不再说话打结,表达越来越流畅。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说不清,心里很着急,这个孩子今后读书怎么办?会不会变成一个结巴子?怎么办?

被焦虑控制之后,父母就会严厉而急切地关注这个问题,第一遍可能耐心教导,第二遍还老样子。直接就劈头盖脸地骂过去,结果孩子越说越结巴。

本身一个不严重的问题,被父母焦虑的情绪影响着,变成了真正的问题。

 02

吼孩子时,你知道孩子的感受吗?

我们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是很多父母及教师的一个弊病。

父母打着爱的名义,用父母的权威,期待孩子能够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固执的坚持或者犯了小错的时候,就去威胁吼叫。

带着情绪的教育是最无用的教育。

因为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被封闭的,因为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

有的孩子会用手捂住耳朵躲避,有的孩子用哭来保护自己。因为你吼叫造成的伤害太大。

在父母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瑟瑟发抖,他们靠着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父母一两次的伤害,孩子会把伤口修补好,因为只要改了就还是我的好父母,不过还是会留下满身伤痕!

如果时间久了,吼叫成为教养习惯了,那父母就要考虑孩子的心理伤害了。

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他们什么都明白。

孩子的内心很柔软。小小的他们会犯错。

成长就是一个犯错和改错,叛逆到懂事的过程。

孩子总是愿意原谅“暴力父母”的过错,知道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爱我。

孩子永远善良得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父母,而我们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在为人父母的路上,能一次也不吼叫的父母我不知道有没有?

因为我自己也曾对着孩子发过火,看到孩子吓怕的样子,非常的后悔。

所以我就想着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说的真好。


 03

孩子为什么越吼越不听话?

(1)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现象,叫“超限效应”: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训斥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这些大强度的“刺激”,看似在听你吼,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么。

时间一久,孩子发现你除了吼,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就大胆起来,敢跟你顶嘴对着干。

(2)大脑的逃生机制

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大声责骂孩子时,往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这种逃生机制。虽然家长在大声教育孩子,但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别骂了,别骂了!什么时候结束?”

最后,家长责骂完问一句:“以后还这样吗?”

孩子立马表现得很老实,回答:“不这样了!”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以后怎么做,只知道家长狂风暴雨般的责骂终于结束了,可以松一口气了。

 04

怎样不吼不叫地管理孩子?

(1)对孩子的要求,简单干脆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要求难道不是唠唠叨叨的吗?

同样是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一种要求方式是:

我跟你说过几遍了,自己的书别乱扔!

一个小姑娘,整天邋邋遢遢像什么样子,多丢人!

自己东西自己做不知道么?从小就得学会独立!

另一种要求方式是:一会吃饭了,给你5分钟收拾书包,我看着你做~

大家觉得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2)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我们在大声斥责孩子的过程中,情绪会变得非常激动,于是常常借着孩子这次的错误长篇大论,甚至把孩子之前的旧账翻出来。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对比一下,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3)犯错时,给孩子一个指导性选择

斥责孩子时,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说,错在哪里了?……不对,重新想,到底错哪了?”

家长们的想法是好的,企图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可问题是,大多数孩子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了!孩子眼中一件无所谓的事,竟惹得家长那么生气,孩子也很蒙圈!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语气坚定地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选择。比如还是不做作业就看电视这件事,不妨跟孩子说:

作业不做完就看电视,是不对的,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5分钟后坐到书桌前好好写作业,以后每天还能看一小时电视;二是今天随便看电视,但是接下来一周都不准碰电视了。自己选!

(4)最关键的:父母要学会平复情绪、放下身段

当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恰恰暴露出了我们自身的缺点:

是对孩子犯的错,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仗着自己是大人去逼迫孩子承认错误;

二是我们情绪控制能力很差,一个孩子就能把我们惹得大发雷霆。

情绪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父母常常大发其火的话,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耐心,既对父母充满抵触、逆反,对同龄人也不太友好。所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孩子非常重要。

另外,父母只有在控制住自己情绪的状态下,才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犯错后的解释,才能有足够的理智去开导孩子。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 END -


作者: 来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 廊坊市人民政府网 河北文明网 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文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冀公网安备 13102602000311号      冀ICP备12007192号  
网站标识码:1310260009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6-5226053 邮箱:wenanxinxib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