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坏孩子:家庭中的情绪虐待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1日 点击数:
 

图片

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 ——学会指责;

生活在敌意中的孩子 ——学会争战;

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 ——学会自贬。

皮雅?美乐蒂(Pia Mellody)认为,孩子是带着两个问题来到人间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第二个问题是:我如何活下去?后者关乎孩子的基本需要及生存之道,而生命的成长,即由完全依赖环境到能够自给自足的成熟状态。

为了生存,孩子需要父母的注意力和时间,也需要父母对他们所拥有的感觉给予肯定、指引和示范。

事实上,孩子提供给父母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孩子在某些阶段的发展,往往会引发父母想起自己当年在同一发展阶段中曾经历的需求。

幼儿提供机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婴儿期经历了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提醒父母自己也曾年轻过,曾具有一切年轻人的心态和情绪。

父母从孩子的身上能够看到自己曾经拥有,而且可以再度运用的情感生活。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大人给予大量的情绪支持以及实质的帮助,这些支持需要具有下列特质:

1. 尊重孩子。

2. 了解孩子的需要。

3. 包容孩子的感觉。

4. 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5.愿意从孩子身上学着了解情绪的本质,因为孩子比成人更能坦然地体验强烈的感觉而不矫饰。

6.愿意去接触自己心中潜藏的小孩。

纪伯伦(Kahlil Gibran)的诗也表达了类似的精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财产……你可以设法使自己跟他们相似,却不能勉强他们像你,因为生命是走向前而非向后发展的。”

然而毒性教条却教我们粉碎孩子活力十足的自发性以及自然的情绪表达。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上需要哪些照顾和满足呢?

-01-

反应、共鸣和肯定

孩子最早期的需要就是能有一个温暖的人在身旁,专心反映和肯定他心中的希望。在头15个月的共生期里,孩子需要一张具有慈爱眼睛的脸孔,在这眼神中所包含的,将是孩子日后自我统整时的核心和基础。

婴孩的内在感觉形成自我核心,这些早期的内在感觉来自母亲对他的感受。在那段没有语言的日子里,人是透过感觉来经历一切的。

儿童最早的心态是一种健康的自恋,而父母自身的自恋需求如果未获满足,他们在为人父母后,便可能利用孩子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而孩子为了生存,往往也会很合作地在情绪上满足父母。

-02-

接触、温暖和归属

如果父母的情感受到压抑,就无法给予孩子所需的接触;而接触是信赖的来源,缺乏肢体接触对婴儿而言是致命性的欠缺。

成人则将肢体接触的需要延伸到情绪层面上,情绪的抚慰包括得到注意、受到重视,也包括自己的成就感和获得赞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喜爱,否则就会被迫创造一个幻想中的关系来满足自己,以便让自己有力量前行。

因为情绪的抚慰是个人的基本需求,如同食物之于身体,因此孩子会不择手段谋取情绪的抚慰,甚至于用不健康的方法,如闯祸、惹麻烦等,终极的目标仍然是希望得到大人的注意和情绪层次上的接触。

-03-

自我接纳与自我实现

个人的独特性需要得到肯定和接纳。

孩子需要从照顾他的成人眼中见到全部的自己,如此,才会产生一种自我感且建立完整的内在人格。

如果部分的自己被接纳(例如,孩子的微笑、学话),而另一部分不被接纳(例如,孩子的愤怒和哭闹),则不被接纳的部分会与自我分离。

每一次我们接触到自己不被接纳的这部分时,都会感觉内在的父母用眼神及语言拒斥它们。而这些不被接纳的愤怒、攻击和情欲等只好转为地下活动。然而它们仍具有活力,在我们的意识范围之外生存活跃。

这些潜藏的部分有时会出其不意地出现,例如,可能在毫无预瞥的状况下突然发怒。有时我们会说,“我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我失控了”。除了愤怒以外,悲伤和恐惧的情绪也同样可能偶尔发作。

-04-

自主、独特、空间与分离

孩子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也需要有身体上的空间。身体的空间是建立身体界限的基础。 

两岁的孩子爱说“不”。如果我们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今天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受到性骚扰及面对酗酒和吸毒的诱惑时,难以抗拒。强暴孩子的人像是寻找猎物的猎人,他们善于辨识何处有最乖巧顺服的孩子。

在发展自主性的阶段里,最大的危机是羞愧感。孩子必须学会与羞愧和疑虑共处,这些感觉本来是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限度,知道自己会犯错而非全能。

然而过度的羞愧感却使孩子扭曲了意志的力量,把操纵环境的能力转而用来对付自己。

在《儿童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 一书中 说:“羞愧感使人过度控制自己而发展出过分早熟的良知。他重复做一些事情,并非对事物进行试验与探索,而是自身受制于重复的行动不能自己,借着固执及琐碎的控制获得权力感……这种肤浅的胜利完全是婴儿模式强迫性行为的延续,也是日后只重事物表面而忽略精神内涵的原因。”

过多羞愧会造成内化的自贬心理,而反映出强迫性的控制及完美主义的倾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羞愧在代别之间的传递性:有强迫性控制欲的父母最会羞辱孩子,孩子长大也会有一种强迫控制的不成熟心态。有自贬倾向的父母提供羞愧的最佳示范,这样的父母如何能让孩子学会自爱?

羞愧最具伤害性的地方是它所引发的过程,它会由一种感觉内化变成实存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个人的情绪、需求和欲望都遭到贬抑。

例如,我曾被教导愤怒是一种可怕的罪恶,因此当我生气时就会感到自己仿佛在犯罪一般,因而觉得自己很不好。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感到害怕、悲伤及快乐的时候。

在不正常的家庭里,罪恶感是不健康的。这种家庭中的成员都放弃了自己的独特性,只扮演该扮演的角色,以维持封闭系统的平衡。

谁若试图脱离系统放弃僵化的角色,追求独立及独特, 就会面对系统的愤怒和排斥,并且承受沉重的罪恶感压力。我们必须了解这种罪恶感乃是病态系统的症状。

需知:在不健全的家庭里,成员是为了家庭而活,并非家庭为了成员而活。

羞愧感之所以能够内化,乃因为个人的趋力(drive)受到羞辱和贬抑。一个好奇的3岁小孩会探索自己的身体,那是一种正常的趋力。

倘若孩子从小就被告诫要做小淑女或小绅士,不可动作粗鲁、 不可过分好奇,孩子的攻击趋力也可能受到羞辱,甚至于在训练大小便期间,孩子的排泄趋力也有可能被大人不经意地羞辱,以至于他们后来会变得像我一样,在如厕时要将浴室的水龙头打开, 以免他人知道我正在大号。一旦欲望受到羞辱,往后每当自己的欲望出现,或感到某种自然趋力时,都会为此而羞愧不安。

同样的情形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欲望上。

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被人拥抱、抚触过,且在他想与人接近及希望有人触摸时被羞辱,以后每当他产生这种欲望时,就会觉得很丢脸。许多小男孩因为渴望被拥抱而受到嘲笑,于是学会用投射或自我防卫来压抑这些需要,以为男子汉不应该需要这些娘娘腔的事情。

因此,男人倾向于把亲密需求诉诸“性”,女人却倾向于把亲密需求过度情感化及情绪化。

男人用性来掩饰自己对亲密感的需要,把被触摸及与人接近的欲望转化成性欲。女人却比男人更会因为性的需求而害羞不安, 因此她们会借着温柔慈爱的行为掩饰性欲。

其实亲密的需求和性欲都是正常的,但是在丧失功能的家庭里,所有需求都可被冠上难听的罪名,不能做自己又无人支持的孩子,他的任何感觉和需要仿佛都不对劲了。

-05-

快乐、痛苦和刺激

儿童需要乐趣和游戏,需要适合自己年龄的挑战性刺激,也需要经历适当的痛苦和磨难。溺爱孩子等于剥夺了他由生命的正常痛苦中学习的机会。痛苦是成长及智慧的源泉。

有一首歌唱道:

“没有受过伤的心是空洞的,你的悲伤越深刻,你的喜悦越丰富。” 夺走孩子产生勇气和智慧的源泉,几乎可以说是不人道的。  

完美主义及严苛的父母则剥夺属于童年的笑容和天真,过分严肃的家庭,也很容易截断孩子自然的情绪。

-06-

可信赖及可预测

孩子需要可信赖的父母来测试自己的限度。这是形成自我所需要的测试,唯有可信赖及心理平衡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安心探索世界。

两岁的孩子在探索世界及发展自主性时,需要父母陪在他身边,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做他想做的事。他必须在安全的范围内寻找自己的限度及自我。

到了青春期,孩子扩大生活领域,进一步探索人生时,更需要有自我坚定的父母支持。如果父亲太不成熟,时时需要儿子对他感恩的话,儿子就不能尽心自我追寻,而需要去照顾信心不足的老爸。

可预测性对孩子而言极具意义。孩子需要稳定及可预测的父母。在不健康的家庭里,父亲回家时可能喝醉了,母亲可能闹情绪或抱怨身体不舒服,孩子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也许是坏脾气的爸爸突如其来地大发雷霆。

不成熟的成人会期待孩子完成他们永无休止、产生于矛盾心结下、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坏孩子”。孩子生来均珍贵而独特,因此我们应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正常快乐的童年。

以下是情绪虐待经历带来的影响,你不妨用以自我检查:

1. 害怕遗弃——你无法舍弃事物也很难离开别人,会想长久维持某些关系,即使那份关系已不合宜或不健康,却仍然不舍, 或者你收藏许多东西不愿丢掉。

2. 妄想或否定事实——如果有人批评你的父母,你一定挺身护卫,你对家庭有一个美好的印象。你不停地讨好父母,想贏得他们的喜爱,但无论怎么做,他们似乎永远也不满意。

3.情绪不分化——你弄不清楚自己的感觉,也不晓得该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生气时哭泣,害怕时发怒。也许你的情绪化为身体上的毛病,常有不能解释的病症或需要经由别人才能感觉自己。  

4. 寂寞孤单——你与外界联系不多,因而有时对周围失去真实感,你孤单而缺乏归属感。

5.思想混乱或偏差——你说话时有太多琐碎的内容,使人感到乏味。你强迫性地担心一些不可能改变的事,像是世界和平、 社会治安。一点小事就让你着急不已,但是你往往停留在思考阶段,很少付诸行动;你很爱分析自己的问题,却很少动手去解决问题。

6. 强迫性/上瘾问题——你用酒或药物脱离不舒服的情绪,你让自己忙碌以便不去想不愉快的事。

7. 高度焦虑——你长期感觉焦虑却不知道究竟怕些什么,总把事情往坏处想并时时担心灾难将至。

8. 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当你对某人有亲密感时,就会不自觉地破坏彼此的关系,你常被那些其实不会真正爱你的人所吸引, 对健全的亲密关系不屑一顾。

9.失去情感的活力——有人说你冷漠而机械化。你表里不一, 嘴上说很兴奋,其实没有;嘴上说很生气,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事实上你的情感麻木。

10. 你为自己的需要和趋力感到羞愧——每当你的性欲升起, 渴望亲密或有其他需求时,就会感到羞愧。

11. 厌恶与内疚之循环——你讨厌为家人担负许多责任,但若不尽力照顾,你又会充满内疚。你无法追求自己的乐趣,可是一旦为自己的权益打算,又会心有不安。

12. 情绪和羞愧混淆——每次一产生情绪,就紧跟着感到羞愧。

13. 有个规矩:不准表露情绪——你生长在一个不准表露情绪的家中,不用多说,你就应该知道父母爱你。家人永远不会说出自己的愤怒、害怕、心痛和悲伤,你当然也不会把内心的感觉说出来。

14. 强制控制欲——你试图控制身边一切的人、事、物,包括他人的行为;你也想控制无法控制的事。倘若情绪失控,你会觉得丢脸。

15. 假我——你伪装自己以达到设定的形象,你戴着面具,掩饰情感,扮演僵化的角色。伤心时,你微笑着说:“我很好。”气 得发抖时,你说:“我没事。”

16. 空虚不满——你自小未曾有过自恋心态。你觉得空虚,不断尝试各种事物却不觉得充实满足。

17. 玩心理游戏、操纵别人——你花许多精力玩心理游戏,想操纵别人,因为你不知如何用坦诚的方法满足自己的需要。

18. 纵容自己——你有时很放任自己,别人不满足你的希望你就会很生气。你很专制、缺乏耐心,希望别人迅速了解你的需求。生活中出了问题,错误要归于他人,你不认为自己也该为事情负责。

19. 常被惊吓所苦——你经常在恐惧中,易受惊吓。

20. 心中有个不满足也不成熟的孩子——你的外表和言行都似成人,内在却有着孩子的心态。

21. 专制而求全——你拼命努力,严格自我监督,好吹毛求疵。

22. 内心贫乏而需求不尽——你内心干枯贫乏,期望有人来滋润、满足。你走入婚姻是企盼有人会好好照顾你,但你的需要像个无底洞,可能你也弄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

23. 遭受过性暴力、身体虐待或两者兼有。

24. 欠缺处理情绪的能力及沟通技巧——强烈的情绪常会淹没你,你也害怕别人的强烈情绪,你无法传递自己的感受,也很难了解别人的心情。

25. 内化了愤怒、悲伤、惧怕、羞愧、快乐和罪恶感——你充满怒火却感受不到愤怒,你悲伤却不自觉。感觉内化意味着那些情绪不再真实起伏,像卡住的开关般没有弹性。在你把羞愧也内化的同时,所有情绪都被包裹在羞愧里。

26. 既是迫害者又当受害者——在人际关系里,你轮流扮演受 害者及迫害者的角色。

27. 失去内在的统合——你所疏忽和隔离的感受有时会蹦出来。例如,出其不意地大发雷霆时,你会说:“真不知道我中了什么邪!”

28.过分关心他人的感觉 ——对他人的感受很敏感,一直努力安慰他人。如果别人生气了,你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息怒; 如果他人伤心,你会设法减轻他的伤痛。

29. “现在”恐惧症——你追悔过去,希望重新来过;你对未来充满幻想,常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你活在过去及未来,而非现在;回忆和幻想是你逃离“此刻”的方法。

30. 怕被别人带坏——你不容易信任别人,有些疑神疑鬼。觉得自己应该从他人身上获益,你怕不如你的人会给你不好的影响, 而不屑与他们在一起。

作者简介:廖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The End —


作者: 来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 廊坊市人民政府网 河北文明网 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文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冀公网安备 13102602000311号      冀ICP备12007192号  
网站标识码:1310260009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6-5226053 邮箱:wenanxinxib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