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强迫自己与人沟通,不如在聊天与沉默之间找到平衡
聊天的时候喜欢掌握话题主动权,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对方说的话也不会认真倾听,遇见不感兴趣的话题总是会转个弯说回到自己想说的事情上去。
平时生活里,你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吧。
比起吸收他人提供的信息,这些人更在乎自己要表达些什么。
所以当你试图和他们分享你的观点时,往往会觉得很累,就像是硬要把东西装进一个爆满的袋子里。
所以应对这类人的最好办法,是把问题抛给他们,或是只回答他们对你提出的问题。
与其强迫自己在每一场对话里都积极引起话题,不如把话语权交给那些乐于表达的人,只跟懂你、愿意聆听你的人畅所欲言。
哪怕只有一两个人,很多情况下,内向者在与人单独见面时反而更容易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学会在聊天与沉默之间保持平衡,是一个内向者不能放弃的美德。
2.适当的时候打开你的社会化开关
为了生活,有时我们不得不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参与人际间的来往、互动,南仁淑把这种必要的社会交往称之为“打开社会化开关”。
无论人的本性如何,外向的态度往往能让对方感到自在舒服。
与人交往时所表现的外向,并非是本性的表现,而是基于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社交与生活分清界限。
在适当的时候开启社会化开关,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你打开了社会化开关,那些你在独处时积累的想法才能被表达,被实现,你也能在其中收获肯定,证明自己的价值。
3.当你想要倾诉时,
选择一对一聊天更好
内向者在团体内,常常会遇到沟通困难的问题。
一对一聊天和与很多人一起聊天其实不太一样:
一对一聊天时,就算只擅长倾听,双方也可以进行满意的对话,因为只有一个对象,当你说话的时候一定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响应。
但是人一多,状况就不太一样了。
为了获得发言权,你必须变得更加积极。
人一多,整个团体就变得像一群听众,内向者会更在意听者的反应,所以当然会更加畏缩。
所以,对于倾听能力比较强的内向者而言,在跟人单独见面的时候,会成为很有魅力的人。
4.比起长远的理想,
给自己设置小目标更容易抵达终点
比起外向的人向着远方的理想努力加速奔跑去燃烧自己,内向的人显得并不喜欢迎接挑战,一想到要面对一大堆的新事物,就会让他们觉得很痛苦。
但是工作过程中接到四面八方的问题时,内向的人却往往能够见招拆招,一一解决。
这是因为内向的人习惯一步一步去完成计划,避免临时抱佛脚的事情发生。
就好像在旅行前他们会花费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做好规划,到去哪些地方、都需要带什么、预算是多少,比起去看未知的风景,他们更在意做好准备带来的安全感。
所以,如果你是内向的人,不妨把长远的计划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一个一个去完成。只要一步一步稳稳地向前走,就一定会抵达目的地。
5.适当断舍离,
是减轻压力的一种好方法
当遇到失恋、工作不顺心等情绪问题时,外向者可能会选择通过旅行去排解。
但这对一贯敏感的内向者而言可算不上是一个好方法。
旅行中的不确定性反而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焦虑,往往一趟旅行回来非但没能改变现实,反而更加令人痛苦。
断舍离不失为一个对内向者而言不错的减压方法。
清理不用的文具、不穿的衣服,用不着的杂物的过程也是帮助内向者清理情绪垃圾的过程。
就像我们该遗忘的感情,该换掉的工作,只有放下过去,才有空间去迎接未来。
6.养成提前掌握信息的习惯,
才能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内向的人不擅拒绝,所以在面临别人提出的要求时,很难一口回绝,因此他们往往会应承下来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者不需要的服务。
比如,在购物时店员执意推销过来的商品,或者理发店店员推荐过来的理发卡。
无法冷静面对这些情况的最大原因,往往是因为内向的人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一时好像觉得这个东西蛮不错,但另一方面也觉得超过了预算,也未必适合自己。
而店员却恰恰掌握了你内心的冲突,在你纠结之时利用你的不懂拒绝钻了空子。
应对这类情况的最佳方案就是提前做好打算,可以在出门前提前列好购物清单、想好自己要购买的服务。
避免冲动之下做出决定,养成事前掌握信息的习惯,就可以抢先一步拥有发言权。
7.与其纠结太多,不如采取行动
内向者在下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会经过很多思考,以至于迟迟无法行动。
其实,这样只能让你的思想停留在想这个阶段,有时候,内向者需要把对一件事情的预期从做到最好调整为开始就好。
想太多的人一旦付诸行动,那些想法就会现实化,而且产生一套有逻辑的哲学。这些想法将不再只是多余的奢望、担忧或是妄想,而是可以让人过得更好的工具。
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本性,不受别人摆布,安静、自由,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祝内向的你这趟人生的旅程一切顺利,并拥有轻声低语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