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解读

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 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浏览次数:

为巩固拓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成果,进一步将“四个农业”的要求落到实处、引向深处,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日前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一、出台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中,坚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以奔跑的姿态、跨越赶超的勇气,全力冲刺廊坊第一梯队,打造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按照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要求,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抓住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力量,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和举措,着力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落地见效,加快构建特色鲜明、规模开发、高端带动、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加快形成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和“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主要内容

(一)发展重点。按照“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发展思路,集聚科技、绿色、品牌、质量发展要素,集中打造:优质畜禽、精品蔬菜、优质果品、高端加工、现代种业(种苗)、特色粮油、中药材等7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优质畜禽。重点发展苏桥镇万头进口种牛隔离场项目,发展节粮型蛋禽和肉禽产业、奶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推进奶业振兴,稳定生猪生产;壮大养殖龙头,创新产业模式,创建知名品牌,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产业。到2025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定在2.2万吨和0.9万吨左右,奶类产量努力争取5.8万吨。

2、精品蔬菜。突出我县毗邻京津雄区位优势,重点抓好高端精品蔬菜生产,推动蔬菜向设施化、精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环京津雄精品蔬菜供应基地和应急保障基地。培育兴隆宫和大柳河等镇无籽小西瓜、大柳河樱桃西红柿、黄甫原味番茄、兴隆宫草莓等品质优、售价高、销售好的高端精品蔬菜,溢价能力提升20%。到2025年现代蔬菜示范区种植面积达到0.35万亩以上,名优品牌数量增长率提升10%。

3、优质果品。以大柳河、兴隆宫、苏桥、孙氏等乡镇为重点区域,辐射周边,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突出产品特色、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市场优势,集中建设文安果品产业集群。围绕品种升级、品质增效、品牌产业化发展目标,通过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特色节庆等形式,推动果品产业向纵深发展。

4、高端加工。鼓励农业企业发展“高精特新”产品,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实现稳健提升。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主食加工、精深加工,支持兴建净菜加工、预制菜肴、即食菜肴等中央厨房项目。

5、现代种业(种苗)。实施特色种业创新工程,按照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部署,配合组建以西甜瓜为工作重点的种业创新联盟。2021年,试验示范“双高”大豆新品种1个。加强繁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2021年,培育1家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种业企业,繁种面积0.3万亩以上。完善省、市级种畜禽场设施建设,以肉鸡和肉牛为重点,壮大2家种畜禽企业,加快推进畜禽遗传改良,提升畜禽育种创新能力,提高种畜禽种质质量和供种能力。到2025年种子(种苗)繁育面积达到0.4万亩以上,畜禽供种能力稳定提升。

6、特色粮油。瞄准农产品需求中高端市场,聚焦特色粮油品种引进,特色粮油产品开发,特色粮油品牌培育和打造,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收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从实际出发,培树鲜食玉米、黑小麦、薯类、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等特色粮油产加销典型,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全县连片发展特色粮油。

7、中药材。以文安县赵各庄镇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优化栽培种类,提高管理技术,加强病虫害生态防控,强化产品质量安全。202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25万亩,产量达到400吨,总产值达260万元。

(二)关键环节。按照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将科技、绿色、品牌、质量元素融入生产各环节,实施10大工程,打造一批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精品农产品,带动全县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1.稳定粮食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农作物大灾保险等政策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提升现代种业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大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力度,推动资源登记交流共享平台建设。3.建设创新平台。瞄准特色优势产业关键环节,引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加强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农产品生产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4.提升农产品质量。落实生产主体责任,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用高标准打造优质产品,以高品质占领高端市场。5.推进绿色生产。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6.培育休闲农业。大力发展名优果品、高档蔬菜、观光旅游和休闲采摘,建设中心城市周边绿色生态保护区和市民休闲度假区。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采摘游、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打造农产品品牌。立足重点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文安农产品摆上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在市内市场形成明显优势、在省内市场形成比较优势、在国内市场形成品牌优势。8.带动农产品基地。以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园区基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高地。9.壮大经营主体。推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和资产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10.健全流通体系。打破阻碍农产品流通的各种桎梏,实现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让文安农产品一步到位融入现代化流通体系。

(三)政策支撑

1.强化招商引资。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领域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采取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统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进行整体化投资。

2.强化金融(保险)支农。用好省、市、县每年安排的企业挂牌上市融资奖励资金、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挂牌上市融资,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融资支持。

3.强化财政支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分阶段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的有关政策。

4.强化用地保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成果在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应用。

5.强化人才支撑。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农业试验基地、农业创新驿站、产业技术体系为平台,积极引进各方面高层次专家,参与重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支持各方面农业科技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成果到文安落地转化。

三、出台意义

到2025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明显深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全县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稳定在80%以上,全县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2%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2:1以上;重点打造特色产业集群7个;乡村休闲旅游年综合收入超过500万元。

科技支撑能力全面加强。到2025年,基本形成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创新驿站全面发展,科研团队服务体系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服务全覆盖;特色优势产业种子育繁推取得重大进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智能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87%提高到89%,特色作物机械化薄弱环节实现全面突破。

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到2025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年度压减农业用水222万立方米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增长或负增长,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秸秆基本实现全面综合利用,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

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基本形成农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品牌体系,功能升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高效便捷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深度通达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全县重点打造1个以上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个以上省级企业品牌、2个以上市级企业品牌。

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到2025年,农业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机制有效落实。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提升到80%以上,“两品一标”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4个,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相关政策文件: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